转自:北京商报
政策驱动下,消费金融市场迎来结构性调整。继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明确,将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从20万元提至30万元整后,多家银行率先对消费贷产品进行“提额”操作,如今助贷市场也有跟进动作。
截至4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包括饿了么、闲鱼等平台,京东金条、度小满等助贷产品纷纷将个人消费贷最高额度提升至30万元,不过部分机构在布局上出现“跨平台差异化”。业内指出,额度升级释放消费潜力,但也带来风控新挑战,机构后续更要确保贷款质量,避免不良贷款上升。
“最高贷款额度30万元,年化利率3%起,1000元用一天,总利息0.09元起,以实际授信利率为准。”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不同于此前的最高额度20万元,闲鱼最新借款页面中,已将额度上调至30万元。
与大部分互联网平台金融布局的路径相似,闲鱼“借钱”采用纯导流的助贷形式。根据页面展示,该贷款由金融机构提供,闲鱼仅进行信息提示,最终审批权归属于合作金融机构。
除了闲鱼外,阿里系另一平台饿了么同样有所跟进,后者页面将最高贷款额度上提至30万元,年化利率为3%至24%,不过该额度上限仅覆盖饿了么运营的自营借钱服务,北京商报记者点击“更多第三方借贷产品推荐”,例如省呗、洋钱罐、分期乐等贷款产品,额度仍显示为上限20万元。
除了饿了么、闲鱼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京东金条、度小满等助贷产品在华为钱包等第三方渠道的额度上限,同样达到30万元,不过出现“跨平台差异化”布局,其自营产品最高额度仍保留为20万元。
针对上提额度上限,北京商报记者向多家机构询问背后考虑,以及跨平台差异化原因,但截至发稿未获对方回复。
业内认为,流量平台仅提供信息展示,最终审批权展示的30万元额度,实际上是对资方产品的“营销背书”,目的在于吸引用户,提升导流效率。
正如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各大流量平台将额度提高至30万元,主要是银行等具有放款资质的持牌金融机构响应政策以提升额度。另谈及不同平台差异化问题,她进一步解释,流量平台作为金融营销宣传的“广告商”,在平台上如实展示持牌金融机构的额度信息,但提额30万元仅限部分金融机构,因此一些平台出现不同产品和渠道对应额度不一样的差异化问题。
“主要还是为了增加平台贷款规模和利润,提额是最直接的方式,当然提高额度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进一步指出,额度调整背后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还是要看获客的难易程度,强势品牌的自营产品,如度小满、京东金条等,在资金成本和风险承受能力上有优势,更易获客且利润较稳,所以额度调整相对保守。而无稳定贷款流量的平台,需与外部机构合作,合作机构额度上升后,自身也会通过提高额度吸引用户,提升竞争力。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同样认为,助贷机构自营产品与合作平台额度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资金来源不同,有的平台自营产品资金部分来源于平台自有资金,而合作平台的资金则可能来自多个第三方金融机构,同时风控标准不一,不同机构有不同的风险评估体系,可能导致提供的额度有所不同。此外,合作模式下可能存在更多的中间环节,影响最终额度。
尽管目前大多平台持观望态度,但业内认为,后续,或有更多平台跟进提高额度的举措。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责任编辑:张文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