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丨 新浪科技 周文猛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迅速渗透各行各业,从传统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到影视、音乐等领域创意生产力的跃升,再到日常办公、生活和娱乐体验的全面现代化,智能技术正成为推动个人乃至于企业生产力变革的关键力量。
今日举办的戴尔科技集团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吴冬梅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提出了AI PC在具体应用中的五大实用价值。并介绍了戴尔从硬件到软件,从算力到连接,从单一产品到完整生态的产品布局,并据此帮个人和企业客户打造以人为中心、支持AI办公、同时兼顾舒适性的现代化工作空间。
在吴冬梅看来,“如果将2024年视为AI PC元年,那么进入2025年,随着各种智能应用由概念走向大众生活,AI PC正迎来迅速成熟的市场阶段。”
“AI PC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五大场景”
随着现代化办公与数字化体验需求的不断升级,AI PC正逐步成为提升办公效率和推动智能体验的重要终端,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同时迈向更加成熟的市场扩张阶段。
吴冬梅指出,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对于AI PC的价值现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主要场景:
第一,基础协作:包括背景虚化、人眼跟踪、智能降噪和实时翻译等AI功能,提升远程会议与沟通的体验。
第二,个人助理应用:依托本地AI模型结合本地数据,实现快速意图识别和离线AI请求处理,为用户带来流畅、高效的AI辅助。
第三,创作场景:无论是文生图还是文生视频等创意设计工作,AI PC都能有效助力高效生产力的释放,推动创意落地。
第四,定制化部署:企业能利用性能强劲的AI PC进行内部定制化部署,满足不同部门和工作组的特定需求,并确保数据安全。
第五,AI开发领域:开发者可在AI PC上进行轻量级模型的微调与训练,无需依赖云服务器,从而显著降低成本。
据介绍,迎接智能技术带来的产业变革机遇,戴尔科技在AI PC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战略布局,力图通过创新产品组合,满足多样化应用场景需求。
发布会上,戴尔将多个PC品牌系列简化为统一的“戴尔”品牌,并将所有产品进行重新组合,推出了三个非常清晰、易于理解的产品类别:第一个是“戴尔”(Dell),主要面向日常娱乐、学习和办公的用户;第二个是“戴尔Pro”(Dell Pro),专为需要专业级性能的用户打造,比如企业级环境下的使用需求;最后是“戴尔Pro Max”(Dell Pro Max),这是我们性能最强的产品系列,适合对算力和扩展性有极致要求的高端专业用户。
“通过这样清晰的分类,我们希望能让每一位用户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快速、准确地选到最合适的设备。”吴冬梅表示。
在产品策略层面,戴尔也采用了Base、Plus和Premium三个层级的方式,为每位用户匹配最合适的设备。例如,Base型注重基本性能和性价比,适合日常办公和学习需求;Plus型则提供更强的扩展性和功能,满足进阶使用;而Premium型则代表戴尔科技在设计、移动性和AI能力方面的追求,适合对设备有更高要求的专业用户。
“现代化转型趋势,正从基础设施延伸到终端”
个人用户之外,面向企业用户,在现代化数据中心和多云架构设计等方面,戴尔科技也正凭借自身的多云能力、数据中心全系列存储及整个生态的软件管理能力,帮助企业加速现代化转型。
大会期间,戴尔围绕企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带来了一系列更新发布。
其中,戴尔下一代Dell PowerEdge (Intel)服务器全新升级,能为客户提供出色的性能、能源效率与可扩展性。Dell PowerEdge R470、R570、R670和R770服务器(1U/2U单路及双路服务器),可轻松处理HPC、虚拟化、分析和智能推理等各类要求严苛的传统和新兴工作负载。
戴尔存储产品也迎来更新,企业级存储旗舰产品Dell PowerStore继去年中推出的PowerStore 4.0版本实现高达5:1的数据缩减保障后,近期更新为PowerStore 4.1版本,能够以现代化软件设计为客户带来自动化、高度可编程的现代化平台,具备领先的数据缩减能力与可独立扩展的存储服务,可满足现代化解耦架构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Dell PowerScale的横向可扩展架构也通过OneFS 9.11.0.0软件实现新的硬件平台升级,显著提升了每TB性能,同时增强了数据中心空间利用率,实现性能与经济效益的绝佳平衡,进一步助力客户优化总体拥有成本(TCO)。
在吴冬梅看来,当前企业的现代化转型趋势,正从基础设施一路延伸到终端设备,构建起一个由上至下的全链条转型体系。而戴尔凭借丰富的端到端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以及全球现代化服务,能为客户提供安全、可持续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其从容应对智能时代的复杂挑战,加速从创意构想到创新落地。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IT总投资规模为3158亿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增至8159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2.9%;预计到2028年,中国智能技术总投资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增长率为35.2%,其中,智能基础设施调配成为中国智能技术市场最大的应用场景,其支出占智能市场约四成。
在吴冬梅看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正加速部署智能算力,积极推进智能化转型向更深层次迈进。基础设施从传统数据中心向智算数据中心升级和演进,建设“多元异构、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绿色节能”的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成为智算中心发展核心命题。
责任编辑:何俊熹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