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博投研近日发布研究报告,对AI游戏行业进行点评,其主要内容包括:
AI游戏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游戏体验和开发流程的游戏类型。
在游戏市场逐渐回暖、政策环境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国家新闻出版署加快游戏版号审批,多项鼓励文娱消费政策的出台,推动了AI游戏产业供给端的多元化增长,游戏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预计2025年下半年,首批AI原生玩法将实现商业化集中上线,游戏内容也将迎来快速革新。
AI主要从两个关键方面为游戏行业赋能。在研发环节,通过代码生成和游戏内容生成等AI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各流程的效率,例如腾讯的自研AI游戏引擎GiiNEX,借助生成式AI技术,为开发者在3D图形、动画、剧情等多方面提供AIGC能力,使游戏资产创作提效40倍以上。
在用户体验方面,将AI智能体或实时生成的AI内容融入游戏,能极大增强玩家的游戏感受,网易《逆水寒》中的AI竞技场就是很好的例证,上线1个月内便成为全球参与人数和有效投票数最多的AI竞技场。
AI游戏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路径,参考移动游戏的发展轨迹,休闲类游戏往往率先出现爆款,且多由创业公司推出,大公司则擅长在玩法得到验证后快速跟进。
不过,AI游戏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AI驱动可能导致游戏内容过于自由难以把控,AI交互对玩家的输出能力要求较高,影响玩家体验,原生AI游戏玩法仍处于探索阶段。
从驱动因素来看,政策持续利好,2025年相关政策明确鼓励动漫、游戏等消费,游戏版号常态化发放,2024年国产游戏版号达1416款,同比增长31.7%,2025年2月新增113款,这为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技术上,AI原生玩法加速落地,米哈游、腾讯、网易等公司在AI技术应用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市场层面,2025年1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311亿元,同比增长28%,出海收入达17亿美元,同比增长29%。
AI全面重塑游戏行业。在开发环节,2024 - 2033年全球生成式AI在游戏中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14.3亿美元增长至111.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6%。在交互方面,AI从辅助工具转变为核心驱动力,革新了游戏开发流程和交互体验。商业化模式上,AI为游戏带来了订阅制、精准内购推荐和广告精准匹配等新机遇。
在AI游戏产业链中,AI技术提供商专注于技术研发,如MiniMax的“星野”产品。游戏开发及运营公司利用AI提升研发效率和用户体验,众多公司在AI方向的投入不断加大。AI陪伴社交产品则通过AI提供情感陪伴和互动体验。心动公司、腾讯、网易等众多企业都在积极布局AI游戏领域,各自取得了不同的成果。
展望未来,AI实时生成游戏虽已实现,但可控性有待提高。AI原生游戏可能最先出现在叙事型游戏中,RPG游戏是重要的发展方向。AI原生游戏有望吸引更多用户,提升用户付费意愿,预计2027年国内AI原生游戏市场规模有望超300亿元。各游戏厂商通过自研、投资和外部联动等方式,加速在AI游戏领域的布局。
(文章来源:财中社)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