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南京4月28日电(记者朱程)随着“五一”假期临近,各大线上旅行平台纷纷发布相关预测数据。记者近日采访多家企业发现,今年“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热度空前,出行人数或创新高,传统热门旅游线路依旧维持较高关注度,折射国内市场旺盛需求。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加入正在改变消费者习惯,也倒逼旅游企业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满足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需要。
预订火爆出游人数或再创新高
近日,同程旅行发布《2025年“五一”旅游趋势洞察报告》称,2025年“五一”假期旅行热度或将达到2023年以来“五一”假期的峰值。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机票、酒店、门票预订量均超2024年同期水平。
“今年‘五一’假期,不少游客选择‘拼假’出行,即在4月27日至30日休年假,同‘五一’假期合并成为一个超长假期。”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表示,从该平台数据看,客流从4月29日开始起量,到4月30日达到节前高峰,节后客流从5月3日开始攀升,到5月5日达到节日期间最高峰,且节后一周客流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一直持续到5月11日。
“今年‘五一’假期出游人群结构同往年相似,依旧是以年轻群体、亲子游为主,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度假酒店、文博场馆等将延续往年供不应求态势。”途牛旅游网CEO于敦德说,该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亲子游出游人次占比接近40%,“80后”“90后”是出游主力军。
记者综合多家线上旅行平台数据发现,近年来以体验为主的“文化+旅游”业态继续受到消费者热捧。去哪儿数据显示,每1元音乐节门票大约可带动举办城市7-8元的综合消费,“五一”期间全国超23场音乐节轮番开唱,人气带动效应明显。
“‘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消费群体的选择,独特的‘仪式感消费链’正在重塑市场规则,已从短期流量爆点进化为城市消费新引擎。”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说。
AI赋能业态加速变革
今年以来,随着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旅游业也正在经历深度变革。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假期,“AI+旅游”正在显现出巨大潜力。
“AI的加入,正在深度改变企业内部运营规律,在企业内部管理提质增效等方面显现出巨大潜力。”肖鹏说,比如语义理解、信息检索等,AI的加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不单单是对企业内部,AI带来的变革之快令业内人士颇感惊讶。“过去许多人出行,习惯于先搜攻略,但如今我们从后台发现,用AI规划行程的用户正越来越多。”程超功说,今年来,同程旅行“程心AI”接入DeepSeek,推出“AI+实时预订”服务,用户通过自然对话即可生成个性化行程,并直接完成机酒预订。“通过打通后台数据,我们已经可以帮助用户进行‘错峰旅游’‘冷门游’等行程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AI+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同企业在探索过程中的思路有所不同。于敦德表示,在消费者有出行需求时,尤其是机票、高铁、酒店查询等高频场景中,往往需要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比如查询价格最划算的机票、酒店,用时最短的高铁等。这时,一个简便、高效的小模型就足以满足需求。“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让‘AI+旅游’有着很好的适配基础,拉近了消费者与旅游资源之间的距离。”于敦德说,“我们采取了分场景、重匹配的研发策略,简单的查询可以用小模型处理,而复杂的业务则需要大模型来支撑,进而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AI的加入,传统旅游业态正在受到挑战,叠加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旅游体验这一大趋势,定制游市场将快速发展,未来将更加考验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需求激增考验供给能力
尽管今年“五一”假期,出行、住宿需求旺盛,但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了担忧。记者在西南某省一旅游风景区采访时获悉,当地今年以来客流量较往年整体减少,连带影响民宿、餐饮、帆船等旅游经营者。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针对市场分层现象需要理性看待。“一方面,从出行、住宿这两大构成旅游消费的大头来看,虽然市场整体供给自2023年以来持续增长,但今年‘五一’期间相关预订量保持高位,折射出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局部一些地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反映出在当下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的大趋势下,供给端比拼已从单纯的旅游资源比拼升级为创意比拼、品牌比拼、服务比拼。”程超功说。
肖鹏表示,当前高端市场需求依旧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中端市场的竞争则更趋激烈,消费者的需求分化正在酝酿新的市场潜力。“随着国内交通基础设施的提升和各地促消费政策的驱动,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旅游目的地受到消费者关注,今年‘五一’期间,去哪儿平台县城高星酒店预订增三成,折射在大城市旅游市场趋于饱和情况下,‘反向旅游’趋势不减。这更加考验这些下沉市场的供给能力,因为消费者就是想避开拥堵才来的,某种意义上他们更看重旅游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客单量较高的出入境游市场,在今年“五一”期间或保持较高热度。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73%,出境短线游预订量增长显著。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公务、商务客流叠加旅游客流,推动东南亚、日韩等航线航班数量增加,出游人数增加,而国家出台的免签、退税等政策,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旅游。
“途牛出境游业务保持了持续增长,截至4月15日,途牛签证综合净收入同比增长约17%。”于敦德说。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出入境游“双向奔赴”态势下,AI应用的潜力同样值得期待,如何面向外国游客提供多语言服务,如何用好智能客服强化个性化行程规划已成为当前不少企业关心的课题。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